《论语》共二十篇,因为每篇都涉及到诸多方面,很难以一个标题简单概括其要旨。因此,每篇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或前三个字作为篇名。本文将对《论语》的篇名作一简单概括:
一、如果句首是人名,且人名是两个字以上,则以人名为篇名,包括“颜渊”、“子路”、“卫灵公”、“季氏”、“阳货”、“微子”、“子张”;
颜渊
颜渊问仁,子曰:“克己复礼为仁。”
颜渊问什么是仁,孔子说:“约束自己,使自已的言行符合礼法,这就是仁”。
子路
子路问政,子曰:“先之,劳之。”请益,曰:“无倦。”
子路问孔子怎样治理政事,孔子说:“身先士卒以带动老百姓,教化引导以使百姓勤劳”。子路请求再多讲点,孔子说:“不要懈怠”。
卫灵公
卫灵公问陈于孔子,孔子对曰:“俎豆之事,则尝闻之矣;军旅之事,未之学也。”明日遂行。
卫灵公向孔子请教军队列阵之法,孔子回答说:“祭祀礼仪方面的事,我听说过;行军打仗方面的事,我从来没有学过”。第二天,孔子便离开了卫国。
季氏
季氏将伐颛臾,冉有、季路见于孔子,曰:“季氏将有事于颛臾。”
季氏将要讨伐颛臾,冉有和季路来请教孔子,说:“季氏将要攻打颛臾了”。
阳货
阳货欲见孔子,孔子不见,归孔子豚。
阳货想见孔子,孔子不见,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猪,想要孔子去回拜他。
微子
微子去之,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。孔子曰:“殷有三仁焉。”
微子因纣王无道而归隐,箕子做了纣王的奴隶,比干因劝谏纣王而死。孔子说:“这是殷商的三位仁人啊”。
子张
子张曰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,祭思敬,丧思哀,其可已矣。”
子张说:“见到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,见到利益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,参加祭祀时能想到是否恭敬,参加丧事时能想到是否表现出哀伤,对于士而言,这就可以了”。
二、如果名首的人名是单字,则取前两个字为篇名,包括“宪问”、“尧曰”;
宪问
宪问耻,子曰:“邦有道,谷;邦无道,谷,耻也。”
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,孔子说:“国家有道,可以拿国家俸禄;国家无道,如果还拿国家俸禄,就是可耻”。
尧曰
尧曰:“咨!尔舜,天之历数在尔躬,允执其中。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”舜亦以命禹。
帝尧说:“舜,国家的重任在你身上,请诚实地坚守中道。如果天下百姓都陷于困苦贫穷,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便会中止”。
三、如果句首是“子曰”,则跳过“子曰”,取话语中的前两个字为篇名,包括“学而”、“为政”、“里仁”、“雍也”、“泰伯”、“述而”、“先进”;
学而
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孔子说:“学习并且时常温习,不是很愉快的事吗?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,不是很快乐的事吗?别人不了解但却不恼怒,不就是个君子吗?”
为政
子曰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”
孔子说:“要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,就像北极星一样,自己居于北方,而众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”。
里仁
子曰:“里仁为美。择不处仁,焉得知?”
孔子说:“和有仁德的人居住在一起,才是好的。如果你的邻居中缺乏有仁德的人,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?”
雍也
子曰:“雍也可使南面。”
孔子说:“冉雍这个人,可以让他去做官”。
泰伯
子曰:“泰伯,其可谓至德也已矣。三以天下让,民无得而称焉。”
孔子说:“泰伯,他的道德可谓至高。三次把天下让给兄弟,老百姓不知怎样称赞他才好”。
述而
子曰: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窃比于我老彭。”
孔子说:“我只对前人的学术进行阐述但并不创作,相信并且爱好古代的事物,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”。
先进
子曰:“先进于礼乐,野人也;后进于礼乐,君子也。如用之,则吾从先进。”
孔子说:“修习礼乐然后去做官的,是普通的;做官之后再去修习礼乐的,是贵族。如果要起用人才,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”。
四、如果句首是“子”或“孔子”,情况则比较复杂。或取前两字为篇名,如“子罕”;或取交谈对象为篇名,如“公冶长”、“乡党”;另外,还有一个特例是“八佾,本可以“季氏”为篇名,但因为已有相同名字的一篇,所以取言谈中的前两个字为篇名,是为“八佾”。
子罕
子罕言利与命与仁。
孔子很少谈及利益、命运与仁德。
公冶长
子谓公冶长:“可妻也,虽在缧绁之中,非其罪也!”以其子妻之。
孔子评价公冶长说:“可以把女儿嫁给他。虽然他曾被关进监牢,但这不是他的过错!”于是便把女儿嫁给公冶长为妻。
八佾
孔子谓季氏:“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”
佾,是古代乐舞的行列;八佾,八行八列,共六十四人;孔子说:“季氏在自己的府第中,使用六十四人奏乐舞蹈,这样的事情都能忍,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?”
乡党
孔子于乡党,恂恂如也,似不能言者;其在宗庙朝庭,便便言,唯谨尔。
孔子在与本乡的百姓谈话时,温和恭敬,像是不善言辞的样子;但他在朝廷上,却侃侃而谈,只是言辞比较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