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古代,男同性恋为什么被叫作“龙阳之好”?

在中国古代,男子间的同性恋被称作为“龙阳之好”或“龙阳之兴”,这个名称来源于战国时期的一个人,即龙阳君。

君,尊也,是古代的封号。就像商君、平原君、信陵君一样,龙阳君也是封号,而不是人名。所以,网络上说龙阳君姓龙名阳,这很明显是错误的。

「君,尊也。」——《说文解字》

那么,他为什么被封为龙阳君呢?

在《战国策》中,有这么一个典故。

有一次,魏安釐王与龙阳君同船而钓,龙阳君钓到十多条鱼却哭了起来。魏王问他为何而哭,龙阳君回答说:”臣下刚钓到鱼的时候,非常高兴,后来钓到的鱼更大了,我就想把之前钓到的小鱼扔掉。如今凭臣下这样资质丑陋,却能够得到大王的宠幸,为大王拂拭枕席(拂枕席)。现在大王封我为龙阳君,大臣们在朝廷上见到我都要趋步快行,百姓们在道路上见到我都要暂时回避。然而,四海之内美人多得很,如果听说臣下得到了大王的宠幸,必定提起衣裳来奔向大王。到那时,犹如臣下之前扔掉的小鱼一般,臣下也将被大王抛弃,想到这里,臣下怎么能不哭呢?”魏王说:“并非如此,既然你有这样的想法,怎么不告诉我呢?”于是,魏王在国内发布号令:“有再敢谈论美人的,诛灭全族”。

「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,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。王曰:“有所不安乎?如是,何不相告也?”对曰:“臣无敢不安也。”王曰:“然则何为涕出?”曰:“臣为王之所得鱼也。”王曰:“何谓也?”对曰:“臣之始得鱼也,臣甚喜,后得又益大,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。今以臣凶恶,而得为王拂枕席。今臣爵至人君,走人于庭,辟人于途。四海之内,美人亦甚多矣,闻臣之得幸于王也,必褰裳而趋王。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,臣亦将弃矣,臣安能无涕出乎?”魏王曰:“误!有是心也,何不相告也?”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内曰:“有敢言美人者族”」——《战国策》

根据这段记载,龙阳君为魏安釐王“拂枕席”,由此可见,龙阳君是魏安釐王的男宠。

在中国古代文化中,龙是至阳至刚之物,故《易经》中的纯阳卦,即乾卦,其爻辞以龙取象,来象征阳气的变化过程。因此,龙阳一词便是至阳至刚的代名词。

在魏王的眼中,龙阳君是其宠妾,然而却非阴柔温顺的女子,故以龙阳作为其封号,以象征其阳刚之气。

龙阳君是中国历史上较早有记载的男同性恋,因此,后世泛称男同性恋为“龙阳之好”、或“龙阳之癖”、或“龙阳之兴”。

「不道是科状元,姓李名明,字又明,也是一个风流年少,不但吟诗作赋,又且精于音律,夙有龙阳之好。」——《风流悟》

「原来薛蟠自来王夫人处住后,便知有一家学,学中广有青年子弟,不免偶动了龙阳之兴,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。」——《红楼梦》

------ 本文结束 ------
坚持原创文章分享,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