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与氏的学问-如何读懂古人的姓名

我们在阅读古文的时候,经常会被古代复杂的姓氏搞得晕头转向,不知所云。比如姜子牙,姜姓,吕氏,又如管仲,姬姓,管氏,究竟什么是姜姓吕氏,什么又是姬姓管氏呢?姓与氏究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?读完本文,你就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!

一、姓与氏的意义

姓,《说文》曰:“从女从生”,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。上古有八大姓,姬、姜、姚、嬴、姒、妘、妫、姞,这八大姓都从“女”旁,正说明当时的子女“只知其母,不知其父”,所以姓是代表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的符号,即同姓的成员都出自同一个母系祖先。

随后,由于子孙繁洐,同一母系祖先的后代散居各地,分为若干分支,每一分支都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,这就是氏。

比如姬姓,来源于黄帝,因黄帝常居姬水,以姬为姓。黄帝的子孙繁洐散居各地之后,形成了不同的支派,于是便有了不同的氏,比如周氏、刘氏、单氏、甘氏、孟氏、季氏、臧氏、韩氏、栾氏、郤氏、卫氏、石氏、管氏等。

故此,《通鉴·外纪》中说:“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,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”,意思是说,姓是总括家族祖先出于何处的标志,而氏是区别后代子孙分支于何处的标志。可见,根据一个人的姓可以知道他的祖先来源于何处,而根据氏则可以知道他属于此家族的哪个分支。

二、姓与氏的区别

在夏商周三代以前,姓与氏的作用是不同的,人人都可有名,但只有贵族才有氏,因为氏是用来分别贵贱的,即所谓的“氏所以别贵贱,贵者有氏,贱者有名无氏”

在贵族中,“男子称氏,女子称姓”,因为姓是用来分别婚姻关系的,即“姓所以别婚姻”

那么,什么叫做“姓所以别婚姻”呢?简单地说,氏相同而姓不相同的,可以通婚;而姓相同氏不相同的,不可通婚。因为同姓之人皆是一家,故而同姓不婚。

总的来说,姓是用来“别婚姻”的,而氏是用来“别贵贱”的。

另外,氏可以改变,而姓是不可以改变的,正所谓“氏一再传而可变,姓千万年而不变”

三、为何现在有姓无氏?

姓氏合而为一,始于秦汉!

秦灭六国,子孙皆为民庶,或以国为氏,或以姓为氏,或以氏为氏,姓氏之失由此始。—《通志·氏族略》

秦始皇灭六国之后,宗法分封制度灭亡,贵族子孙皆成为庶民,使得原先代表贵族阶级高贵出身的“氏”再无作用,与“别婚姻”的氏也再没有区别的必要,因此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。

而姓氏合一的称呼,则源于太史公司马迁,其在本纪中称,秦始皇姓赵氏,汉高祖姓刘氏。

姓氏之称,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。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,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。—《日知录》

从此以后,姓氏混为一谈,姓即氏,氏即姓,姓氏合为一体!姓氏合一,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,其重要意义在于,从此人人都可有名有氏,氏也不再变来变去,而成为一个血缘宗系固定的标志!

  • 本文作者:括囊无誉
  • 本文链接: Articles/姓与氏的学问/
  •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均为原创作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!
------ 本文结束 ------
坚持原创文章分享,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