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人之死-王允因何诛杀蔡邕?

蔡邕,字伯喈(注:音皆,和洽之意,或鸟鸣之声),陈留圉(今河南杞县)人,东汉末年名士。在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回中,司徒王允巧使连环计促使吕布诛杀董卓,并诛戮董卓亲属,不分老幼。功成之后,举国欢庆。其时,王允召集众官,于都堂中设宴庆贺。

正饮宴间,忽人报曰:“董卓暴尸于市,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。”允怒曰:“董卓伏诛,士民莫不称贺;此何人,独敢哭耶!”遂唤武士:“与吾擒来!”须臾擒至。众官见之,无不惊骇:原来那人不是别人,乃侍中蔡邕也,允叱曰:“董卓逆贼,今日伏诛,国之大幸。汝为汉臣,乃不为国庆,反为贼哭,何也?”邕伏罪曰:“邕虽不才,亦知大义,岂肯背国而向卓?只因一时知遇之感,不觉为之一哭,自知罪大。愿公见原:倘得黥首刖足,使续成汉史,以赎其辜,邕之幸也。”众官惜邕之才,皆力救之。太傅马日磾亦密谓允曰:“伯喈旷世逸才,若使续成汉史,诚为盛事。且其孝行素著,若遽杀之,恐失人望。”允曰:“昔孝武不杀司马迁,后使作史,遂致谤书流于后世。方今国运衰微,朝政错乱,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,使吾等蒙其讪议也。”日磾无言而退,私谓众官曰:“王允其无后乎!善人,国之纪也;制作,国之典也。灭纪废典,岂能久乎?”当下王允不听马日磾之言,命将蔡邕下狱中缢死。一时士大夫闻者,尽为流涕。

董卓伏诛,当此举国欢庆之时,王允因何不顾众官力劝而非要诛杀蔡邕呢?

从表面上来看,王允杀蔡邕有两个理由,

  • 第一,董卓是国之逆贼,董卓伏诛,国之大幸,因此士民莫不称贺。然而蔡邕身为汉臣,不为国庆,反为贼哭,其罪一也。

  • 第二,蔡邕主修汉史,若不杀之,使之续成汉史,则不仅使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,还使我们蒙受毁谤议论(使吾等蒙其讪议也),此罪二也,因此,要杀之以防患于未然。

虽然王允言之凿凿,似也有理,但明知蔡邕罪不至死,终究底气不足,言语之间还要拉拢众官,“使吾等蒙其讪议也”,然而,众官并不赞成,也不心服,甚而怨谤,如太傅马日磾(音密低)力劝王允无效后,私底下对众官说:“王允杀善人废国典,能得长久吗(灭纪废典,岂能久乎)?”

另外,从王允的角度分析当时的情景,恐怕还有其他的原因。

  • 第一,王允巧使连环计诛杀董卓之后,俨然取代董卓,成为汉廷中的头号人物,此时,新官刚刚上任,众人莫不臣伏,唯你蔡邕独树一帜(独敢哭耶),不杀你何以立威?

  • 第二,王允痛恨董卓之甚,恨乌及屋,绝不肯放过一切跟董卓有关联之人。董卓死后,为其屡屡献计献策的谋士李儒立即被王允斩杀于市曹,“又将董卓尸首,号令通衢”,任人贱踏。同时,“命令吕布同皇甫嵩、李肃领兵五万,至郿坞抄籍董卓家产、人口”,于是郿坞成为人间地狱,血流成河,“但系董卓亲属,不分老幼,悉皆诛戮”,其中,包括董卓八十多岁的老母,董卓的兄弟董旻,侄子董璜皆被斩首号令。另外,王允也不肯放过董卓的部将李傕、郭汜、张济、樊稠,这四人早在吕布兵发郿坞之时已逃居凉州,这时,派人来长安上表请求赦免,王允却说:“今虽大赦天下,独不赦此四人”,致使本可一统之汉室,又生分裂。由此可见,王允意欲杀尽一切与董卓有旧情之人。曾经董卓听说蔡邕名气极高,召其担任祭酒,并看中其才学,对其甚是敬重,“董卓为司空,闻邕名高,辟之”,”甚见敬重,卓重邕才学,厚相遇待”,有了这层关系,王允没有去找蔡邕的麻烦已是便宜,偏偏这时蔡邕又独独来为董卓哭祭,真是自来找死。

  • 第三,蔡邕之死与王允的本性也有关,根据《后汉书•王允传》的记载,王允本性刚直,棱角分明,疾恶如仇,“允性刚棱疾恶”,董卓专权之初,以杀立威,王允非常害怕,因此屈膝侍奉,意在寻找机会灭掉董卓,“初惧董卓豺狼,故折节图之”,及至董卓伏诛,自认为天下太平,把握国家大权不再有患难危险,因此与人交会时,神情严肃,缺乏温润之色,做事每每刚愎,缺乏圆润,不遵循权宜之计,因此众官心有不服,“卓既歼灭,自谓无复患难,及在际会,每乏温润之色,杖正持重,不循权宜之计,是以群下不甚附之”。可见,王允最初折节屈身以事董卓,而一旦董卓伏诛,则本性暴露,刚愎自用,疾恶如仇,此种人物,往往不以他人之言为是,你劝他往东他偏往西,认定之事便是十头牛也难拉回来,王允欲杀蔡邕之念一但成立,众官的劝谏便再无用处。王允之才华之性情,是出色的计谋家,做个谋士绰绰有余,但若做主公则难免要坏大事。

从蔡邕的角度来看,真乃自取死耳!

  • 第一,董卓死后,尸首号令通衢,“百姓过者,莫不手掷其头,足践其尸”,可见当时,举国痛恨董卓,人恨不能寝其皮啖其肉,而唯独蔡邕一人来凭吊哭祭,欲报知遇之恩,此举实不可取,一来董卓对蔡邕并无知遇之恩,虽然董卓听说蔡邕名气甚高,召其为官,“闻邕名高,辟之”,蔡邕心知董卓乃汉贼,称病不出,“称疾不就”,然而,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,董卓一旦危言恫吓,“我力能族人”,蔡邕惧怕才入仕为官。他明知董卓不是明主,是被强逼而来,那何来知遇之恩?二来君子见机,蔡邕虽然博学,但终究懾于贼威,为贼所用,逆势而为,即使王允不诛之,天下亦不能容之!

  • 第二,董卓伏诛之后,王允执掌大权,众人皆在观望声色,唯独蔡邕在众目睽睽之下哭祭董卓,或欲在新主面前显示其知恩必报之品德,以明心迹,求其重用,然而却未看清楚王允的本色,若是曹操,或许不仅不杀蔡邕,反而可能因为其重情重义而重用之,然而王允本性刚直,疾恶如仇,蔡邕岂不是自寻死路?

  • 第三,蔡邕当时名满天下,或恃其才华,王允不敢杀他,故在王允面前说:“倘得黥首刖足,使续成汉史,以赎其辜,邕之幸也”。从蔡邕的言语中可以看出,他并非不知哭祭董卓的危险,而是认为自已名气甚高,又主修汉史,王允念其才华,像司马迁一般,最多也就是在脸上刺个字(黥首)或把脚割掉(刖足),还不至于丢掉性命,如此也可以如太史公一样留一清名于史,被万世传唱。谁知王允没有汉武帝的胸襟,致使自已反被杀头。真是欲留清名而殒命,不留清名反留庸名!蔡邕,虽有高名,然人如其名,亦一庸人也!

  • 本文作者:括囊无誉
  • 本文链接: Articles/文人之死/
  •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均为原创作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!
------ 本文结束 ------
坚持原创文章分享,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